<內科專欄> 咽喉之養生保健
林展弘醫師
失音是喉部出現發音障礙,包括聲音嘶啞或失音,是喉科疾病的主要症 狀之一。一般以聲音低沈或高、尖、發毛、沙啞或失音為主要特徵。常分急失音或慢失音,老人、小兒均會罹患,多見於教師、業務員、話務員、歌手、演員等以嗓 音為職業的人。
中醫認為聲音出於臟氣,凡臟實則聲宏;臟虛則聲怯。喉為發聲之器、肺為發聲之源、腎為發聲之根、心為發聲之主。失音的產生是由外感六淫、內傷七情。臟腑虛 損以及謳歌傷喉等原因造成。西醫認為凡由喉部炎症、腫瘤、神經、關節病變或全身原因(結核、風濕)以及手術、外傷、精神、心理因素而致的聲帶紅腫、肥厚、 癱瘓或聲帶振動與運動障礙者均可產生聲音嘶啞。
中醫所提出之預防失音保健方法有:
一、 氣功導引:咽需液養、喉賴津濡。若欲聲音宏亮,必須津液充足,古籍蘇沈良方卷六記載:「每夜 …盤 腿坐,叩齒三十六通,握固閉息,內視五臟,… .待腸滿氣極,則徐徐出氣,候出入息勻調,即舌攪齒內外,漱練津液。….如此者三,津液滿口,則低頭咽下。」這是以氣功導引,滿口 唾液徐徐 嚥下,可以潤喉。
二、 用聲不要過度,發聲要正確;說話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工具,但用聲要適當,不可濫用,特別是在感冒 及女性月經期,更 應節制用聲。用聲過度會使喉部黏膜損傷、充血而導致失音。而以嗓音為職業的人。要有正確的發音方法,必須練習「丹田氣」發音,練習吸氣時小腹向中心收縮, 胸膈向周圍擴張,呼氣時宜緩慢而出。想像發聲時胸腹中有「棒筒」支撐,發出聲音才有力。發高聲時,迫使喉部用力是錯誤的應當避免。
聲音嘶啞是喉部的主要症狀,病因複雜,及時就醫診治是關鍵。而適當的保健措施可以促進康復,預防再發,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,飲食調養尤當注意。
飲食調養原則 ,宜食新鮮清淡、富於營養、易於消化的食物。如新鮮的梨、蘋果、西紅?和蔬菜,因「淡能通利九竅」。不宜驟服寒涼飲料,如用聲後服冰塊、冰淇淋,因寒涼飲 料可使脈絡淤阻,血循緩慢,猶如炭火上潑水,加重喉部充血,戒煙忌酒,煙酒對失音病患呈百害無一利,因煙可耗肺,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抗病力,易發咳嗽,酒可 助火,助濕生痰,且易酒後用聲不當,或易感風寒,致生喉疾。慢性失音症,病程長,故食療對促進康復是有幫助的。
常用食療有:
‧ 百合粉粥:生百合 50g,切碎,加糯米同煮,加蜂蜜食之,可以潤肺養喉。
‧ 雪梨膏:鮮梨 500g,去皮心,加百合250g、白糖250g,攪勻,隔水煉至膏狀,食之可以養喉。
‧ 蘿蔔粥:白蘿蔔煮熟切碎,入粥同煮,可以寬中下氣,降痰開音。
避免失音的發生,亦可自行按摩,其法:推揉喉結兩旁,同時選定人迎、水突穴位,以手指輕揉往返數次,可以疏通經絡,運行氣血,起到開音爽喉作用。
備註:
* 人迎:於結喉旁,為項動脈處,胸鎖乳突肌前緣。
* 水突:取人迎、氣舍之間,當胸鎖乳突肌前緣。
* 氣舍:鎖骨內側端之上緣,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胸骨頭之間。
參考書目:實用中醫保健學 張奇文編
中國針炙學概要